2017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
主要完成单位: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
主要完成人:陈光宇、罗绍春、周劲松、汤泳萍、张岳平、谢启鑫、尹玉玲、刘光宪、徐宏、盛文涛、占丰溪
针对我国芦笋种质资源和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匮乏、茎枯病危害严重等技术瓶颈问题,我所从上世纪9 0年代起,在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《芦笋产业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》等资助下,历经20余年研究,取得了主要科技成果如下:(1)构建了芦笋种质资源安全保存与鉴定评价技术体系。 收集芦笋种质资源138份,其中近缘野生种18份,筛选鉴定出高抗茎枯病近缘野生种、两性株、耐冷等优异种质,建立国内丰富的芦笋种质资源圃。(2)首创芦笋栽培品种与近缘野生种(兴安天门冬)种间杂交技术,创制芦笋矮秆、不同颜色笋、茎枯病抗性等优异育种材料,发明芦笋花药、小孢子培养技术方法以及羊齿天门冬原生质体制备方法,构建芦笋全基因组SSR数据库并建立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,提高了芦笋种质创新和育 种效率;并主笔撰写了《中国蔬菜育种学》芦笋育种章节,系统总结国内外芦笋育种技术方法,为我国芦笋育种工作提供参考。(3)先后选育出‘井冈701’、‘井冈红’、‘井冈111’3个芦笋新品种,均作为标准品种列入《植物新品种特异性、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芦笋》,在省内外获得大面积推广应用。(4)建立了设施避雨安全高效栽培模式,有效解决了芦笋茎枯病危害严重的技术问题,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,新品种配套的设施避雨安全高效栽培技术在全省应用覆盖率接近100%,彻底扭转了江西省芦笋产业受茎 枯病毁园威胁的不利局面。此外,主持召开了第13届世界芦笋大会(中国 南昌,2013),牵头完成了国际合作芦笋基因组计划(2017),扩大了我国芦笋产业发展与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;主要科技成果得到产业化应用,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芦笋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;经济、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。


